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為全球青年科學家提供跨國、跨界的交流分享,探索構建世界青年科學家命運共同體;為公眾搭建和科學近距離接觸的平臺,讓公眾體驗科學的有趣和精彩……
11月13日,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長、“淀粉大王”姚獻平,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基礎物理與數學科學學院執行院長耿朝強做客溫肯,帶來了一場“薪傳無界,探索元科普”的分享會。在分享會之前,兩位科學家分別接受了學生媒體中心記者的專訪。
01
姚獻平: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01
生活為科研,科研即為生活
“我這輩子,就只和淀粉打交道了?!眲傄宦渥?,姚獻平院長就笑著感嘆道。作為國內知名的“淀粉大王”,三十七年來,他始終專注造紙用變性淀粉的開發和引用,創新研發出了針對非木材纖維造紙的“多元化變性淀粉”,為國家造紙工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成為杭州化工研究院院長后,他更將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成果產業化、系統化當中。
目前,姚獻平院長正著眼于以淀粉衍生物和納米纖維素為代表的生物質功能材料開發,力圖為愈發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拔覀円銮叭藳]有做過的事,一起來做一件對人類有意義的事?!?/p>
02
熱愛、使命感、創新,科學家的三大關鍵詞
深耕變性淀粉領域近半世紀,熱愛和使命感始終是推動姚院長不斷鉆研的第一動力?!安徽撌裁磿r候,我只要看到‘淀粉’兩個字,眼睛就會為之一亮?!边@種發自內心的欣喜和快樂,讓他始終不忘初心。他表示,科學家不應該被局限在論文當中,科研成果也應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為人民和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此外,不論是年輕時埋頭苦干,還是如今領導全院合作,姚院長一直堅持將創新當作自己的一項使命?!皠撔逻h不是完成一個課題、寫一份專利這么簡單。只有長期堅持、思路清晰、艱苦努力、勇攀高峰,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創新成果?!?/p>
作為教育部擴大教育開放、以開放促改革的中外合作辦學重大項目之一,溫州肯恩大學融合中美教學理念,培養扎根本土的創新人才。姚院長認為,溫肯兒們應當把握時機,在學習中融合各國優秀的科研精神。
“美國學者講究熱愛和忘我,中國科學家則吃苦耐勞、勤奮能干。希望大家能在溫肯國際化的校園里學貫中西,成為真正國際化的科研工作者?!彼f。
02
耿朝強:“997”的“太極計劃”領軍人
01
“理論物理這條路很難走,一走就是十幾年”
從物理愛好者到理論物理學家,從探索宇宙奧秘到打造“太極計劃”,耿朝強教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之中。
“我做理論物理非常享受!” 在耿教授看來,與其說理論物理是自己的一份工作,更不如說是一生追求的目標。在少時,他就對物理非常感興趣,這份熱愛使得他16歲就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專業錄取。之后去美國讀博,博士后,再到工作,耿朝強院長一直在鉆研理論物理學,從未放棄?!白隽死碚撐锢砗?,其他的也不想去做了”,耿教授坦言,這是他的初心,雖然很難,但他樂在其中。
如今,作為“太極計劃”的領頭軍,耿教授堅持著“997”的工作時間,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7天。他表示,雖然自己選擇的這個行業一輩子沒有什么節假日,但是他很喜愛正在做的事情,探索宇宙的終極奧秘是他的一生追求。
也正是耿教授對初心的追求,才使得他堅持不懈地在理論物理學的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這種寶貴的科研精神,是大學生學習的榜樣。
02
“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學生時代正是打基礎,做科研的時候,但是做研究一定要做到專一?!蹦壳?,耿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他對學生的要求就是要專注做一件事情,把基礎打好,科研要做深做實?!拔业牟┦可鷮W習完一定要是一個行業的頂級專家,要做世界第一”,也正是耿教授對創新和專注的堅持,才有了“太極計劃”今天的成就,以及他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貢獻。
談到招收碩博生的標準,他坦言并不看重學生發表論文的多少,而是看他之前做了什么,學生的潛力最重要。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對溫肯兒的期待,“同學們要學會問問題,多交流,專注做一項事情”。耿教授表示,溫州肯恩大學作為一所中美合作大學,給學生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學習機會,他期待具有國際觀的溫肯兒加入他們的國際計劃。
文字 | 莊稼 楊碩
文稿編輯 | 王舒 項溫蔚
圖片 | 王智耀 劉雨霏
制作 | 項溫蔚
初審 | 尚蕊
終審 | 王舒
責編 | 媒體中心